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Publish or perish中文?

在研究生2.0裡面 看到作者提到 台灣最近翻譯Publish or perish這本書時 中文翻譯不是很妥當
看看 我也覺得好像沒吸引力

查了一下 有華人寫
發表 or 發臭
似乎還可以接受
但是想了一想 我覺得最接近現實的是

發表 or 做婊
(Publish or be a bitch)

隨然不是很好聽 但是如同科學領域的現實
不發表東西 就等著幫忙擦皮鞋吧

(換句話說 如果你很會擦皮鞋 你也可以不用發表啦!!)

(shoe shiner = brown noser = boot licker = butt kisser)

Reinstall EndNote CWYW Tools in Mac Word 2011

前幾天重灌mac office2011後 無法使用Endnote的 Cite while you write功能
上網找了一下 看不到有相關的解答
只有在PC下 可以使用repair的功能

我在word裡找半天 找不到
在endnote裡功能找半天 也沒有
最後發現到applications 裡面的endnote CWYW有一個應用程式
啓動後 就可以啦!!



Saturday, December 17, 2011

Coffee Blend: Mocha-Java

Mocha-Java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混合豆配方(blend)
主要是由Yemen (Mocha港 輸出 所以以港口稱之)和 Indonesia Java兩地所產的Arabica豆子 大概以等量比例混合
根據網路上的說法 這個Mocha-Java是意外產生的
當初都是用海運在運輸咖啡豆 某艘船因為遇上暴風雨 船上貨櫃翻覆
造成這兩個地區的豆子混合
烘培咖啡業者在無法分開的情況下 就一起烘培 而發現完美的組合
因此產生了mocha-java這個配方

雖然沒辦法去找到史學的資料去證實這個故事的真偽
但是在趣味上 確實這個故事替這個blend增加了不少傳奇的色彩
這個配方有濃厚的巧克力香 不只讓mocha一詞成為巧克力咖啡的代名詞
mocha-java這個配方 也成為所有roaster初學者 或是各個咖啡店的home blend中 不敗的組合

雖然Mocha-Java最初是Yemen和Java的組合 但是在地區上面microclimate氣候類似的理論上
比較容易取得的種類 大概就是用Ethiopian取代Yemen Mocha
Indonesia Java則是各類Indonesia的種類都可以適用

這次我就是用Ethiopian Gambella 配上 Indonesia Sumatra mandheling兩個最為mocha-java的主軸
上次有試過一次mocha-java的烘培 但是可能是因為養豆時間不夠久 或是其他原因
總覺得body不夠渾厚
這次 在配方中 就加了20%左右比例的 Brazil Santos natural來增加body
烘培深度上 還是使用中度烘培(city to full city)

Mocha-Java

嘗試的在210ml的新杯子裡面拉花
狀況還可以 多練習就是了



下午嘗試拉三個rosetta
看得出來嗎?



回到這個Blend!
重點是這次的味道 在可可或巧克力上 簡直是神奇的強烈
怪不得大家會用mocha來當作巧克力咖啡的代名詞

但是如果選用了好的咖啡豆 不用加巧克力 也會讓可可的味道 在嘴巴中久久不散~~

神奇啊 mocha-java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1

Jamaica Blue Mountain 初嘗試

上禮拜 給了我的畢業口試 不過在澳洲只是稱作pre-completion seminar
比較接近 研究方向跟採樣大概完成  論文寫了一部份 在最後完稿前 跟學校做個報告
看看大家有沒有不同意見 可以在論文錯誤發生前提出來

不管澳洲的這個是不是比較簡單 沒有那種oral defence的壓力
但是成為畢業前的口試 也是非常重要

忙碌了兩個禮拜 改改投影片 也跟老闆Geoff討論了幾次 報告時的切入點
最後兩三天 實驗室的postdoc跟其他學生 也來聽聽rehearsal給些意見

最後的結果 個人是認為不錯 大概我能夠盡的努力都花費了
報告中間 也穿插簡單的笑話 或是娛樂性的標題 讓大家不致於睡著

報告完隔天 James 送我了一包 100g的 Jamaica Blue Mountain咖啡豆
那真是不便宜的豆子
生豆在澳洲 大概不同產區 有60~80澳幣 per kilo的價格
我平常買的大概都只有在12-15之間
烘豆日期不確定 但是門市表示都是一個禮拜內送達的

標明產地是Wallenford Estate但是查詢的結果
Wallenford只是清洗咖啡豆的場子 並沒有Estate真的叫Wellenford
不過網路上查詢的結果 標明100%有機 Jamaica Blue mountain single origin
就只好相信他了

星期六邀請JAMES來開箱
豆子顏色深烘培 但是香味中保有甜味 另外有令人驚訝的柑橘香味

第一次磨豆機刻度 2.5 重量21g 但是沖煮時似乎流速太快
可能是因為新鮮度 造成膨脹不足
第二次測試 刻度2.2 就可以煮出不錯的espresso

Espresso顏色赭紅 比起其他試驗過的咖啡 大概就只有Brazil和 Columbia 有這樣的顏色
當然也跟烘培程度有關
espresso味道 不苦也不酸 難見的香味平衡 甜味在後段出來 有著Ethiopian 的蜂蜜或是花香的甘甜味 不過還有其他的東西 讓body飽滿
用Yui做的220ml左右的杯子 作成cappuccino 味道也非常的搭配
不會因為牛奶掩蓋其香甜味
不過 煮成後 無法察覺之前嗅到的柑橘味 另外after mouth也有強烈的可可味

這次的經驗 大概可以算是過去從未有的體驗
豆子整體非常平衡 不用任何的blend就可以有完美的cappuccino配方
但是個人也擔心 經驗值的不足 可能低估了這個SO的美味
畢竟每公斤八十澳幣的價格 不是能常常拿來練習的

也許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味覺訓練和烘培 再去買JBM來試看看
不過麵包機跟熱風槍的組合 雖然烘培控制提升了 但是還是有設備故障時 的問題
還是等升級到 小型的直火滾筒烘培設備  再來考慮好了~~



Sunday, December 4, 2011

GEE咖啡機 類休眠 及 ristretto設定

擁有GEE這台 台灣製咖啡機也有幾個月了
除了最初時的幾個小抱怨外 其實也都還能符合需求
也因為平常去實驗室 都在用實驗室的EM6910 所以一天大概只有煮一次(早餐)
自己烘了WOW Decaf後 是有想要晚餐後也來一杯咖啡 不過常常太累就忘記了

很多使用者都知道 GEE 並沒有休眠設計 自動加溫到位時 也是一直逼逼叫
另外我也發現 原廠單杯和雙杯的設計 其實與espresso原本的定義 有所差異
因為espresso的單雙杯 是靠粉杯(basket)的單雙杯來調整咖啡的填充量
並非時間的設定
但是GEE原廠是設定成 單杯30 秒 雙杯 60 秒
這樣的嚴重錯誤 我在GEE討論區 提出後 官方人員 卻說 那是GEE給大家自己可以設定自己喜愛的需求...?!
明明說明書 就是說錯了 也沒想要改進 卻一直找理由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 之前對於蒸汽頭 和蒸汽開關的問題 也都說是使用者的問題)
不過很有趣的是 我到coffeegeek去留言討論 這台機器單雙杯時間的設定
Bill Crossland也沒回應
大概大家都偷偷的在下次的設定 改掉就好
不過既然這台機器 有兩個設定 為何不就利用一下呢?

因為自己開始烘咖啡後 就滿浪費咖啡豆的
為了有強烈的味道 我都在250ml的杯子裡面 只萃取30ml的double basket的量
也就是所謂的ristretto (但是double ristretto的定義是45ml 從雙杯的量萃取)
Ristretto是義大利文限制的意思 字源應該跟restrict 很接近

所以我就把cup1 的設定 到20秒 大概可以把雙杯份的萃取30-40ml左右

至於類休眠呢?
GEE這台機器沒有休眠功能 雖然我也不知道 有多少機器有休眠功能
至少Sunbeam EM6910和Breville Ikon都有
休眠功能大概就是 讓機器不要加溫到 沖煮溫度 但是也保持一定的溫度 讓下次使用時 可以馬上加溫到需求
因為pod這個功能 我也沒用到
所以我就在調整時 把pod的溫度調整到最低 也就是70度


這樣就可以在待機時 不用一直加溫到96度
但是保持一定的溫度 也可以讓鍋爐機器還有蒸汽頭 可以在調整到cup1 or 2時 馬上使用

雖然沒有機器去測量 功率或是電力消耗的數量
但是光是從加熱的頻率 大概從每十分鐘 發出逼逼聲一次
到現在 大概20-30分鐘 發出加溫完成的逼逼聲

也不用說 熱量散失的速率 本來也跟溫差有關
所以96與室溫的差距 遠比70度與室溫差距遠
當然70度 一定比較省電啦

這是我自己調整溫度跟水量的心得


Saturday, December 3, 2011

2nd roast for El Salvador Antonieta Estate 'Avalon' Maragogype

第一次烘El Salvador Antonieta Estate 'Avalon' Maragogype 這個豆子時
因為麵包機在後段停掉 我只好用 手攪動
所以似乎烘的有點淺 這次麵包機狀況比較好
就有烘到一爆後段 不過可能因為豆子較大 一樣的時間似乎還有要加強
另外上次沒有提到的是 Maragogype是Arabica的一個變種
豆子體積比較大 因此吸熱較慢 溫度上升速度似乎也稍微慢一點
脫水時間也因此延長 



city to full city 


Maragogype (left) is bigger than normal Arabica (right, Sumatra)




一樣的21g 磨豆機刻度 2.3 似乎顏色也較淺
也許應該要使用double ristretto 來加強味道


這次的曲線 應該可以作為下次的模板


Saturday, November 5, 2011

Short review of decaf coffee: 低咖啡因簡短文獻整理

因為開始自己烘咖啡一陣子 也買了decaf 的生豆來烘
雖然烘培過程與一般生豆差滿多的 但是結果喝起來頗令人滿意

在購買生豆時 就已經簡單的看了些報告 關於咖啡因過度攝取對於人體的害處
Wikipedia有滿清楚的整理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alth_effects_of_coffee
關於健康的部份 大部份都是討論到咖啡因
其中提到咖啡中含有除了咖啡因外的化學物質 仍然可以導致hypertension(精神緊張 或高血壓)
不過相關文獻 卻沒有提到decaf 可以導致緊張 大概wikipedia的作者 並沒有看到清楚的說法
此外 大部份咖啡因跟健康的結論 也都是用比較科學
就是參與者的生活史 去看咖啡因的影響
很少有操作性的實驗


此外實際問題在於市面上的decaf 可能還是有很多含有咖啡因
一直被引用的報告是McCusker et al (2006)在J Analytical Toxicology上面說得(未看到完整文章 只有摘要)
作者去Starbucks 購買decaf 的 espresso 和 bean 還有幾個大廠牌的包裝 採樣
發現濃度其實有0-13.9 mg/16-oz 在市售咖啡(即溶)Starbucks則有3.0-15.8 mg/shot 和12.0-13.4 mg/16-oz
不過這些其實也許只能證實 某些廠牌或是咖啡店的decaf 製作過程有瑕疵
畢竟很多國家對於decaf的標示 都有滿嚴格的限制


另外去咖啡因的方式 也是有很多種
過去利用溶劑去除 可能會有化學物質得殘留
有比較天然的溶劑 ethyl acetate 乙酸乙酯 可以被視為天然溶劑 因為乙酸乙酯本來就在天然的水果中可以發現
比較普遍的無害的是瑞士水Swiss Water Process (SWP)
SWP cite from http://www.rockcitycoffee.com/
是瑞士人Eugen Biirgin 1940年申請的專利 利用熱水萃取生豆中的咖啡因和其他可溶物質
在利用活性炭移除小分子的咖啡因
等到水中咖啡化學物質過飽和時 就不再會有咖啡因外的物質溶出
http://assignments.uspto.gov/assignments/q?db=pat&pat=2198859

看起來健康上是沒有額外化學物質的添加
但是去除咖啡因的同時 可能會造成味道上的損失 還有咖啡因本身帶有的香味 也會影響咖啡

除此之外 比較新的方式還有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和 葵花油的萃取法
前者利用過飽和的二氧化碳 過程同SWP 但是可以增加萃取效果(Hulya Peke et al 2004)
Decaf with carbon dioxide (cite from sweetmarias http://www.sweetmarias.com/decaf.co-2method.html)


後者同溶劑方法 但是利用天然的葵花油 不會有有害物質殘留 也可以保持風味(Hassain & Chong 2011)
sunflower oil process


另外也有基因改良的無咖啡因品種
利用中斷對應咖啡因的RNA表現 來達到無咖啡因的咖啡豆 (Silvarolla et al 2004)
但是後三者其實都沒看到有在商業上表現
也許增加二氧化碳的方式 也被稱為Swiss Water Process吧 


Bottom line
其實如中國老祖宗講的 過與不及 都不好 中庸可能是對身體比較好的方式
低咖啡因的豆子 經過blend 也是可以有好味道(ex: wow decaf)


Reference


Hossain, M. M. and W. E. Chong (2011). "A New Approach for Removal of Caffeine from Coffee using Sunflower Oil." Lecture Note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2192.
Peker, H., M. Srinivasan, et al. (1992). "Caffeine extraction rates from coffee beans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IChE Journal 38(5): 761-770.
Silvarolla, M. B., P. Mazzafera, et al. (2004). "Plant biochemistry: A naturally decaffeinated arabica coffee." Nature 429(6994): 826-826.




Wednesday, November 2, 2011

中美洲豆:El Salvador Antonieta Estate 'Avalon' Maragogype

上禮拜 趁著比較沒有事情 就多烘了不同的豆子
除了現在慢慢練習coffeesnob建議的KJM blend外 也多加了bounty blend
但是這次烘的single origin是El Salvador Antonieta Estate 'Avalon' Maragogype
El Salvador Antonieta Estate 'Avalon' Maragogype (photo by beangreen)

不過這次烘豆子過程中間 卻出現了意外
本來麵包機 就是朋友故障後給的
測試時 也可以轉動
之前就知道有過高溫 會停止的安全裝置
但是我已經把溫度感應器 拿出來機體外 來感應室溫 而非烘豆溫度 已避免停機

這次在烘這個El Salvador的 Antonieta Avalon時 進入一爆後 就停止了
就只好手動的 用熱風槍吹時  自己用攪拌棒轉
但是實在太高溫了 所以轉了不久就放棄了 才變成以下的溫度曲線





不過豆子雖然有點淺烘培 但是香氣 和顏色也都還不差
所以還是準備明後天喝看看 


Saturday, October 29, 2011

First roast monitor experience~

用了Corretto幾次後  發現控制變因變得複雜後 反而比起爆米花機烘出來的味道來的差
比較過了PNG Kimel A和Ethiopian Harra longberry 都覺得corretto不好聽到聲音來判斷第一爆旱第二爆

在coffeesnob繼續爬文的結果 利用站方提供的軟體和溫度紀錄器 可以觀察烘豆過程的溫度曲線

下定了溫度計後 就一直在研究曲線跟軟體的使用
一直到了今天才有空來測試

今天的烘豆子的選擇 一個是decaf的WOW 是BeanBay(coffeesnob)的配方
另外是bounty blend (Tanzania + Ethiopian Harrar + Brazil)
這也是coffeesnob的配方 發現有巧克力跟椰子的香味

bounty blend的概念來源
關於WOW 我稍微去看一下相關的討論WOW
結論是不容易用顏色或是煙 來判斷有沒有進入二爆
所以必須用原本的烘培曲線 來作為參考

也因此我必須先烘培bounty blend
bounty blend中用的Brazil & Ethio Harra需要中至深烘培(city to full city)
但是Tanzania卻要烘的比較淺 來保持椰香味
所以就要用post blend的方式  因此計畫是pre-blend Ethio Harra和Brazil烘到深烘培
在混合淺烘培的Tanzania

後院的烘培處

目前先用MBP去跑溫度監測軟體


Corretto (BM/HG)

第一批烘的溫度有點上升太快 所以第二批有調整
Ethio Harra-Brazil
第二批舊延長推水的時間
Tanzania

抓到溫度的控制後 我就開始烘WOW


WOW-decaf



烘出來的結果
Bounty blend


Tanzania


WOW烘的有點過深 不過曲線上看起來又還好
明天再來喝看看

WOW-decaf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1

2011 WBC比賽影片觀後感



自己的咖啡相關背景 相對於很多人 薄弱很多
研究所開始有煮咖啡(大學時代都還是即溶)
直到三年前才買了Sunbeam EM6910進入EC時代
開始自己烘豆子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 也另外多買了一臺GEE和升級到楊家900N(換GEE我不會稱升級)
不過因為理工科學背景 所以也開始讀一些EC的相關科學報告
讓我入門 咖啡的科學

關於第一次看BARISTA比賽 我可以說根本算是外行人 湊熱鬧 非但不是職業 也稱不上玩家 只能說是閒閒的阿宅在爬文
http://worldbaristachampionship.com/



我自己只有看冠軍戰的六位 加上第一階段的台灣選手
個人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比賽 很新鮮
看不出一些細節的部份 (像是technic judge在那邊盯著選手的部份 我就完全不懂 大概就是tamping的一些細節吧)
不過相信能夠代表各地區 去參賽的選手 應該都有一定的功夫吧

所以我就只能分享關於performance 和signature drink的觀看部份
台灣選手李雅平(聽到的音譯 不知道是哪幾個字) 好像有看到報導是歐舍台中的店長
用了一些東方的音樂 穿了東方的服裝 想展現出台灣的特色
不過在音樂的一至性上 個人覺得在幾首歌之間 有點跳TONE
就算外國人 不懂歌詞在唱啥 光是節奏跟樂器的差別 相信也能夠感覺出不連貫 是滿可惜的

基本的espresso 和cappuccino 已經說過 我是外行 我看不出差異 相信都很好喝
每個參賽者用的豆子的美味之處 也都是自己再說 所以我也看不出來
但是也很可惜 台灣選手沒有在介紹豆子的部份 著墨太多(跟其他參賽者比起來 他們都有一堆故事)
另外signature drink的部份 我可以看出台灣選手費了很多心思 在找尋一個特別的signature drink
可是就個人看法
雖然看起來很有趣(我其實還是不太懂 在那邊轉啊轉的用處)可惜我認為signature drink是在展現出選手對於咖啡的個人看法
如果signature drink的比賽目的 是要達到裁判的參與和娛樂效果 我想台灣選手應該拿第一

除此之外 performance 的部份 可以看出台灣選手的緊張程度
當然那種世界大賽 沒有人不緊張的 如果換成我上去 大概已經拉屎在褲子上
只是相對於其他選手的緊張 台灣選手的緊張似乎看起來有點手忙腳亂 而且掩飾的不夠好
另外緊張的部份 也有可能是因為要用英語去表現造成的
台灣不是英語國家 當然無可厚非 會有些腔調 咬字不清楚 文法的錯誤 等等
但是我相信這些在口說英語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比較於其它非英語國家(日本 Spain, El Salvodor等)台灣選手似乎在敘述上面 有一種趕快交代清楚 然後趕快離開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用硬背台詞的關係 並沒有建立起 溝通或是情緒傳遞的效果
日本的選手的咬字和發音應該都沒有台灣選手清楚
但是在表達上面 就有一種真正去敘述故事背景的感覺(雖然有些地方的情緒 看起來有點假假的演戲 但是也許這也是因為日本腔發音的關係 )

相信未來台灣選手參加國際性的比賽 若是採用比較口語的簡單字彙的表達 來取代寫文章式的演講比賽方法 更可以建立出感情的傳遞

至於其他美國 英國 澳洲的選手 個人喜歡澳洲選手的那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還有拿出立體地形圖來講故事

美國Pete Licata 我好奇在所謂post blend裡面 他還講到濾杯填充時 有上下的差別 是不是真的可以喝的出來

最後冠軍選手El Salvador來的Alejandro Mendez
老實說個人不是很喜歡他在比賽過程中 cocky自大 也許也是非英語國家 使用語言上或是語氣上的關係
只不過他對待於評審的說法 似乎很有命令的語氣

但是他的signature drink也是太猛了
把咖啡花 咖啡樹葉都加進去 雖然懷疑好不好喝
但是這樣的創意 也是讓他能夠登上冠軍的原因吧

Sunday, October 16, 2011

豆品:Ethiopian Harrar Long Berry Mao Blue Horse

之前豆子用完了 所以在Bean Green又定了一些
這一次除了烘一些KJM blend之外 (recipe: Peru: Guatemala: Ethiopian: Indo=6:5:8:6)
單品是烘 Ethiopain Harra longberry mao blue horse



















http://ministrygrounds.com.au/網站關於這個豆子的說法

“An excellent bean of high complexity, heavily fruited sweet candy preserves, with cinnamon and clove spiced flavours and aromas.
This is a very lively coffee, with inherent 'stand-alone' qualities - fantastic as an Aeropress, plunger or syphon..”


產地說法
This is the newest crop of the fabulous 'Blue Horse', and has been a long time favourite here.
An excellent bean of high complexity, heavily fruited sweet candy preserves, with cinnamon and clove spiced flavours and aromas. This is a very lively coffee, with inherent 'stand-alone' qualities - fantastic as an Aeropress, plunger or syphon.

Acidity: Medium to High
Body: Medium to High
Flavour: Intense fruit and spice

To maximise the remarkable qualities of this origin, it should be roasted light to medium. Stopping before second crack will preserve the fruit in the cup. Going a bit deeper can bring out more of the chocolate.


不過這次第一次烘時 有點烘到過度
隔天來喝看看狀況
不過看起來是個不錯的豆子

Saturday, October 8, 2011

好用的咖啡網站

轉載coffeecuppers裡面提供的網誌
http://coffeecuppers.com/Resources.htm


Information and Review Sites

Newsgroups and Forums

Roasters and cafés

  • Riley's Coffee and Fudge: Barry Jarrett, the owner, is the first pro who took notice of people talking coffee on the Internet. So Riley's is hereby named the official café/roaster of the Coffee-Internet. Also, June's fudges are so good, they might start an Internet of their own
  • Intelligentsia: In Jim's hometown, Chicago. Great coffee, great people
  • Gillies: New York's Don Schoenholt i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specialty coffee, and a great supporter of coffee enthusiasts
  • Dallis Brothers: Gillies NYC competitors, also terrific people
  • Gimme Coffee: There's good coffee descriptions, there's bad coffee descriptions, then there's Gimme's descriptions. But the educational material is solid enough for a banker
  • Counter Culture Coffee: Real espresso in the Old South? You bet. Another great supporter of us enthusiasts
  • Hines Public Market: Seattle Haut café. Seattle is the center of North American coffee culture
  • Zoka: More Seattle
  • Café Victrola: More Seattle
  • Caffé D'Arte: You guessed it
  • Espresso Vivace: Last but not least Seattle. There's lot's more, but I'm tired of typing Seattle
  • Stumptown: In Portland; one of the best in North America
  • Supreme Bean: LA's roaster to the stars; nevertheless, their espresso blends are great.
  • The Roasterie: Kansas City cafe and source for green and roasted coffees including signature espresso blends. Sivitz fluid bed air roasters are used.

Home Roasting and Green Coffee

Internet Coffee Equipment Vendors

Personal Websites and Blogs

  • Bread, Coffee, Yoga, and Chocolate: if there's a role model for coffee enthusiasts, it's Fortune
  • Espresso! My Espresso: The ultimate love story: boy meets espresso machine ... But seriously, Randy's site has tons of solid info on everything an espresso lover wants to know
  • God Shot: Chris of Stumptown's blog. Chris Tacy is a "3rd wave" barista: a taster, a roaster, and an officer of the Barista Guild of America.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 SCA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The industry group for real coffee. Join as a consumer-member
  • NCA: National Coffee Association. The enemy. Industry group for Folgers, etc.
  • Barista Guild of America: A new association formed by enthusiastic and knowledgeable professional baristas
  • Roasters Guild: The 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 craft roasters.

Thursday, October 6, 2011

熱風槍+麵包機=烘咖啡機 (aka Corretto)

用爆米花機烘咖啡豆也兩個月了
當初買的六公斤的咖啡豆 也剩不多了
爆米花機的狀況也控制的差不多
不過其實可以調整的變因不多
出風跟溫度都是固定的 大概只能調整烘豆量跟時間

增加豆子的重量 會導致通風不良而溫度上升
減少重量 雖然通風增加 但是高溫的加熱 豆子也快速的進入一爆

不管重量如何 因為爆米花機的高溫 一爆在兩分鐘就發生 二爆在四分鐘左右
這也讓咖啡豆沒有辦法在一爆後 發展香味 或是調整烘培曲線(profile)

此外爆米花機每次只能烘75g
在把EM6910帶到實驗室後 每天我大概喝了三份double espresso (20ish gram)
這樣我一個禮拜 大概就要烘個兩次
更不用說 朋友如果要喝的話 數量減少更快 所以必須找到更大量烘培的方法


我看了一些網路的資料後 看起來許多其他的方法 都可以改善咖啡豆的烘培曲線和數量
台灣有咖啡玩家自己發展烘豆機rotate fun 300看起來是個很好的玩家選擇
不過從台灣弄一臺來的運費 可能過高 況且我也不知道 畢業後會去哪
所以真正的直火烘豆機 就等畢業找到工作再說吧

雖然沒辦法買好的烘豆機 但是還是有很多DIY的選擇
在coffeesnob爬文一些後 發現有簡單的設備就是heat gun+bread maker
而這個設定是由CS的會員Corretto首先測試成功
所以這樣的heat gun/bread maker (aka HG/BM) 也被稱為Corretto© (我想應該是要放個copyright的圖案)
剛好朋友有一個壞掉無法加熱的麵包機 還可以轉動
我就馬上跑去買一個便宜可以調溫度的熱風槍
成為我第一個Corretto©

跟別人不太一樣的想法是 我想直接把熱風槍固定在上蓋
移除上蓋的玻璃後 裁一塊MDF板 放在同樣的位置 並挖了熱風槍大小的孔
接著用繩子和鐵絲固定

把熱風槍固定在麵包機的舊視窗位置
這隻便宜的熱風槍 的調整溫度部份 並沒有記號
所以我就用白色油漆筆打底 然後用細的麥克筆做上號碼
做上號碼的熱風槍
另外挖個小洞插入溫度計
不過溫度計並沒有接觸到豆子
變成測的溫度是空氣溫度 跟豆子溫度還是有差異
看來未來去弄一臺導線型的溫度計 是比較適合的

烘的四種豆子 還沒有時間試喝
不過香味確實好像比爆米花機出來的濃厚(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哈)

四種豆Indonesia Java, Ethiopain Yirgacheffe, PNG Kimel, Kenya AA

前鎮子BigW 特價時買的Decor容器
密封效果不錯 每個盒子裝了一百五十克的剛剛好
烘培感覺比較淺

這一次用Corretto©的時間大概是在12-20分鐘之間
因為溫度控制還不太熟悉所以 有幾個烘的比較久
另外因為麵包機和熱風槍的聲音很大
其實聽不太到一爆和二爆的聲音
這幾次我都是看顏色的方式
時間紀錄下來 之後在慢慢改進












Monday, October 3, 2011

GEE小改裝 part 1 溫杯盤

前陣子 蒸氣管出了點問題
一開始還嚇一大跳 擔心是嚴重的問題 畢竟根本還用不到兩個禮拜
澳洲送修不止不像台灣一樣方便搬到台中工廠 就好
就算從我這寄到賣家Melbourne都還不知道 有沒有機會修好

連絡日康和在同好會留言 都沒有啥明確的答案
自己參考阿黃網站的訊息 就自己拆了起來
結果發現 就是微動開關的啟動環跑掉
變成我以為我轉開了蒸汽閥 但是其實 還沒有開

重新調整 幾次後 就抓到適當的位置 並且用麥克筆做記號
以免下次又跑掉
微動開關的啟動環

啟動環的位置

在維修的過程中 有發現鍋爐上方很燙
明明關機 已經很長一段時間 還一直被鍋爐燙到
根據當初拆Breville Ikon的機子印象 他們就是利用牽一條線從鍋爐到熱杯架 來導熱
既然我都已經拆開了 我也來如法泡製

之前網路上 有看到有人類似用東西 來阻擋熱能傳到電路版上 
我剛好手邊有之前 自己做車子內部隔音隔熱時的材料 
就裁一塊來用
但是個人看法除了隔絕熱能外 我看著蒸氣管的連接 一直很擔心 蒸氣管被我轉來轉去 會有鬆脫的一天 
到時後漏水亂噴 電路板應該就活不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加這一塊 是把電路板跟水汽和可能的爆管分開
(話說EM6910 和Ikon的電路板 都有用電路盒另外裝 他們也是有類似的擔心吧)

隔音隔熱泡綿

裝了電路板的隔熱棉後 我比較想作的是 把鍋爐的熱 傳導到杯架上
所以我就裁了一小塊 確保會接觸到鍋爐和上蓋鐵板
在用錫箔紙包住 好讓錫箔來進行導熱
電路板的前方 也用錫箔檔一下 並且延伸到上方
這樣杯架鐵板除了空氣傳熱外 就會有兩個地方可以接觸到鍋爐的熱(難道日康不知道 空氣的傳熱很差 在如果沒有對流的情況下)

上方圖
上蓋鎖好時 可以感覺到有輕壓到海綿 以確保錫箔有接觸到
開機半小時後 杯架的溫度
為了測試一下杯架溫度
開機半小時 用烘豆時用的溫度計 測一下
有到四十二度 因為沒有測改裝前的溫度 所以不知道效果相差幾度
但是手去摸 可以發現跟之前的感覺差很多


這次順便把之前那台Breville Ikon的蒸氣管 拆下帶回家
想想要怎麼把GEE的蒸汽管路 接到這個東西 好讓我的GEE有萬向蒸氣管
而且還有防燙的手把
看來 還要好好的想想

Breville Ikon的蒸汽管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1

Change housemate again!!

Yes, I am going to change the housemate again.
After several agreement with this law student, nothing really come to a positive solution at all, especially his unclean behaviour.

Housemate finding is always a long journey, I have been through a lot of terrible story.
I start to wonder maybe I am the bad housemate instead of others since most of the time it did not work out.
I found a good article on the website- how to manage bills with a roommate.
http://www.wikihow.com/Manage-Bills-With-a-Roommate
I hope it will help for people who has the similar problem as I do.

My dear almighty God or whoever control the world.
Please give me a clean housemate, that is my minimun request only.
Of course, he/she has to pay rent on time as well.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11

GEE vs EM6910 part II



第一次的外觀 只提到蒸氣頭和水箱 上蓋加熱跟潛在漏水到機體的可能性



今天就把EM6910特別照幾張上面的照片
EM6910有幾個溝槽 似乎可以讓溼的杯子的水蒸氣可以離開
相信有助於杯子的乾燥
相較於GEE 就只是平的 雖然大家都知道加熱不熱的問題
但是沒辦法把杯子熱乾 應該是可以預測的



EM6910鐵片拿起來後 就只是一個凹槽 所以沒有漏水到機身的問題
不過操作按扭下方就是電路板 澳洲已經有許多案例 是按鈕失效後 拆開發現內部潮濕
GEE已經第四年開賣 尚未聽到出問題的例子
不過也是有可能使用者不夠多 採樣數不夠的關係
澳洲及美國的咖啡玩家網站 (coffeesnob & coffeegeek) 的反應中
很多人都有質疑到longevity 
 一方面是咖啡機是台灣做的 大家還是有點擔心(但是我覺得應該比大陸好吧?!)
再來就是光是從設計外觀 大家大概也會擔心


蒸氣頭的角度一直覺得 很難用
EM6910是萬向的 所以還可以調整想要的
GEE就是固定的 而且GEE的公司 劉董還在討論區提到 這個角度是專業建議的
除了蒸氣頭 角度不喜歡 另外因為很低 所以奶泡jug 進出 蒸氣頭時 很繞手
在還沒換裝萬向前 我就自己凹一下  
這個角度好打多了









再來是沖煮頭外觀的部份

EM6910

GEE
沖煮頭的外觀 EM6910看起來 比較有質感 GEE看起來 很像金屬工廠直接出來的prototype
雖然GEE是真的剛開發 但是以賣的價錢 沖煮頭的質感實在令人不舒服

另外操作上面 EM6910有很貼心的擋板(後面突出那一小塊)
所以在安裝時 有類foolproof的防呆設計 可以輕易的裝上
GEE剛開始幾次 都要低著頭 去找卡榫 甚至還發生過一次 只有一邊裝上的例子

還有o-ring的部份 EM6910較有彈性 GEE的不知道為什麼 質感很怪
很多次把手拿下來 濾杯還整個”黏“在上面 看來最好是自己去換一個


把手的部份
GEE的質感始終如一 可以看到金屬的磨痕 似乎打亮的過程很粗糙
邊緣銳利 沒有甚麼弧度
EM6910看起來較圓滑 比較有質感 且比較重
握把的長度 EM6910較長 雖然不是說 越長越好 但是操作上 GEE的真的稍嫌短
操作上感覺手中有懸空
而且力臂較短的情況下 比較不容易拆裝
把手 左邊為EM6910 右為GEE



下一篇會開始討論煮的結果
味道的部份 並非專家 但是會討論中間過程
另外測試了各自的把手 另外也用了一個副廠的naked PF去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