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8, 2019

台灣研究人員在國際合作上何去何從?

前一陣子和澳洲朋友合作的文章刊登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文章刊登是好事,但是中間過程造成了很多的反思,經過很久也不知道怎麼去釐清這些國際合作該如何去做。
文章故事一開始是回到2017, 收到澳洲JCU朋友詢問 他們一個Global finprint的計畫 再找尋台灣夥伴。一部分對我來說利用baited video 調查,也可以解決我現階段潛水調查死角,另一方面,將這些訊息傳給認識座珊瑚礁鯊魚的老師,也沒得到太正面的回應。最終也是讓台灣會參與這個國際研究,並了解台灣礁區鯊魚的現狀。
因此就開始進行採樣公文申請、漁船安排、也讓助理跟著幾週去收相關資料,中間也和澳洲友人敘敘舊。到了2017年的Indo-Pacific Fish Conference時,另一個做鯊魚的澳洲朋友就找我聊聊這個國際合作經驗,並且寫一小段建議,來做成共同投稿的初稿。
當初在寫簡短的經驗時,除了覺得global finprint是一個好的經驗外,也把自己個人覺得台灣在國際合作上的問題寫出來。例如看到分類學者將標本館的樣本分送國際人士,換取成文章掛名。這種標本掮客的方式,讓我以為回到一百年前。也分享看到珊瑚研究人員,大量引進西方學者,利用國家資源的魚缸場域進行各類型實驗,一樣是提供場域換掛名。也還有透過不同關係,拉近西方研究船,長期進行調查一些本來台灣就有在進行的研究。差別只是台灣方合作者並沒有相關能力,只是有海外關係,所以透過合作方式讓外國學者在台灣調查。
雖然後來這些文字,好像因為太像抱怨而不是和正面表列在這個文章中,被輕描淡寫的帶過,但是因為也提供一些貢獻,被列成這文章的共同作者 。更諷刺的是那個來台的珊瑚研究船的主持人,竟然也是共同作者!(還列在我名字旁邊) 。真好奇這位研究船主持人對於來台研究的看法,是寫在哪一段!
話說”when you point a finger there are three fingers pointing back at you”,這篇訪問學者討論文章,我只是抱怨一下,就變成共同作者,跟送樣本給外國人換掛名,有什麼差別?最近也是同樣在進行豆丁海馬研究時,因為台灣缺乏相關技術(micro CT scan和不容易取樣小型樣本的分生技術),加上進台灣標本館又會回到標本掮客的循環上,所以改連絡澳洲博物館朋友。最後結論也是要把樣本送出去。這樣我和標本掮客又有什麼差別?
目前與德國ZMT合作,也是共同指導研究生,來台灣延續兩邊當初進行休閒餵魚影響的研究。當初也是大學生的專題,但是沒有人願意留下來繼續做研究,所以一個適合的題目只能放給外國人做。這樣我跟邀請研究船來台,或是邀請國外學者來用台灣大水缸的這些研究人員,又有什麼差別?
過去曾和中研院珊瑚礁研究老師聊天,這老師是一直很努力做出台灣好的研究,讓國外研究團隊找他合作,而非像是提供場地或是樣本的合作方式。這位老師也一直很努力訓練培養台灣學生,想讓台灣的珊瑚礁研究能站上國際。日前也看到他們的國際合作上了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也替他們高興。雖然另一個引進國外研究船的台灣研究人員也在其中。至少希望台灣是合作單位,而非資料提供單位而已。


在有發表壓力的學術圈,要提升自己進行國際合作,又不想要變成單純掛名的人,真的好像不容易拿捏尺度。一不小心,就跑到dark side of force,變成自己不喜歡的人。套用另一位朋友的說法,不想要”擁洋自重”,但是一不小心,自己也可能變成這個”洋”,跑去其他國家請他們提供資料或樣本。只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管是當visiting scholar或是host,都要平等的交流,並且進行互惠的國際合作研究。

Wednesday, March 7, 2018

東海歐保羅的影響


今天學校體檢,為了打發體檢時等待的時間,就想找本書看看。
這本書 必須不大,字體要夠大,才能夠在等待體檢時,好上手閱讀。
本來想帶本漫畫過去,畢竟之前買的築地魚河岸三代目這系列的漫畫,看了一年多都還沒看完。
不過擔心別人會覺得這位老師過太爽,就決定挑一本比較正式的書籍。
從書架上,透過書的尺寸來挑選,看到這一本"側耳傾聽-宣教士歐保羅夫婦的跫音"("跫"這個字我還不會念,查了才知道是念ㄑㄩㄥˊ)

雖然後來等待過程中間很快速,沒有時間讀。但是在體檢完走回辦公室時,簡單的翻了一下。
歐保羅老師對我來說,過去印象不多,但是到了進東海之後,從各個不同的老師,還有生態研究的前輩,才知道他對台灣生態界,還有東海生物系影響很大。

不但如此,因為他是宣教士的背景,對於當時的學生還有學校,也是有重大的影響。

這些影響過去不是很了解,但是在讀了這本書後,發現所謂的影響都是長期根生地固在歐老師的學生身上,並且透過不同的管道在持續傳遞出去。

雖然只翻了短短幾頁,和看了歐老師的歷史,我就已經開始想想,這些資訊對我的影響是什麼?

大學在海洋大學,工作到東海大學,中間可以看到台灣國立大學學生和私立大學學生的差異。

更不用說身邊很多在台灣大學或是其他更優質大學唸書和工作的朋友。

這些經驗跟我說,聰明或經濟較好的學生,常常可以到前半的國立學校,這些學校老師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生身上,學生就可以找到自己方向,並且努力達成目標。

過去海洋大學的柳枝蓮老師對我影響很大,在於從不同方式讓我知道找尋目標和追求夢想的重要。

看看自己現在在東海大學,許多學生因為不同的原因,就讀這個中段班的學校。但是只是因為台灣的教育和社會制度,讓他們被貼上"不夠好不夠優秀"的標籤。

這些標籤往往阻止他們去相信自己有能力往自己的夢想前進。

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是看看歐保羅的故事,看看過去自己的經歷。
是不是冥冥之中,有個更高的力量,讓我來到東海大學作教師、導師的工作。
因為這個力量知道,我是有潛力讓這些學生去學習追求自己的夢想。

我想在遇到教學和研究沮喪的時候,我可以想想 我其實是有機會和能力,讓這些學生了解到這個社會還有愛,而且他們有能力去愛他們自己和愛這個環境。

這也許是我在東海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吧~

Monday, February 20, 2017

iMac 2K外接螢幕上 使用HiPDI 1080的解析度

買了一台31.5“的外接螢幕(ASUS VA32AQ)來接在我的27" iMac上面做雙螢幕

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台27" 但是看到現在32"都在特價不到一萬的價格

但是入手2K螢幕後,發現如果調整成1440的解析度,螢幕上的字和物體都太小

而縮小解析度到720或1080 就發現字體醜醜的

爬了文才暸解 Mac 有retina的技術 HiDPI 可以用高解析度 在低解析度的設定時 來增加清晰和降低粗糙(鋸齒)文字和物體

透過了在terminals 下達指令 開啟HiDPI
sudo defaults write /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windowserver.plist DisplayResolutionEnabled -bool true
但是2K螢幕 只能選720P(HiDPI) 這樣的解析度下 物體有點太大 使用不太方便

繼續爬文爬文~

結果發現一些手動 修改系統 display設定檔案的方式

https://comsysto.github.io/Display-Override-PropertyList-File-Parser-and-Generator-with-HiDPI-Support-For-Scaled-Resolutions/

https://gist.github.com/kasper/63b3ccedbdeb441e52b7

試了半天 還是沒辦法~

後來爬文發現到一個已經設定好的script

https://github.com/syscl/Enable-HiDPI-OSX

感覺很簡單 使用上也方便

但是結果還是不行....

最後查到一個RDM (Retina DisplayMenu )
https://dl.dropbox.com/u/87351306/RDM.tar.gz

http://avi.alkalay.net/software/RDM/

修改的版本
https://github.com/avibrazil/RDM

之後實在太簡單




















所以現在已經爽爽使用31.5" + 27"雙螢幕...

不過問我從27"升級到這個31.5"有沒有感覺...我的答案是 感覺不高

可能是現在的螢幕比例太寬了~ 還是比較喜歡16:10的螢幕~


Thursday, June 30, 2016

科學到政策 國際珊瑚礁研討會



科學到政策 國際珊瑚礁研討會台灣不缺席
同時發佈在環資電子報 http://e-info.org.tw/node/116802 這邊是原始版本 (所以看來編輯也是幫忙改善很多)
因為一些圖片和影像想要分享

四年一度的國際珊瑚礁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Symposium) 在今年六月19~24夏威夷檀香山由Bobert Richmond(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主辦和國際珊瑚礁學會Ruth Gates(Hawaii Institute of Marine Biology, UH)協辦。全世界從事或是有興趣關於珊瑚礁的科學人員、政策執行者和非政府組織等都齊聚一堂來關心最新的資訊。今年筆者有幸得到科技部的補助,參加並報告目前進行的研究結果,同時也和各國參與者進行連結,並且分享一下重點及可能和台灣目前珊瑚礁保育和研究的議題。這屆ICRS的標題為建立科學到政策的橋樑Bridging science to policy),相關的子議題也很廣,小到從珊瑚疾病和微生物、珊瑚礁生物的生態習性,接到珊瑚礁和當地居民的關係,珊瑚礁的管理層面,最後到全球尺度的氣候變遷對於珊瑚和珊瑚礁生物的影響。

許多相關科學研究人員和非政府組織也利用這個機會舉辦工作坊來互相交流。像是珊瑚辨認工作坊、珊瑚人工種植復育、科學寫作等。此外同時也有幾個公眾議題的論壇和紀念在這幾年過世的卓越海洋生物研究學者(Dr. Glenn Almany)的聚會。其中一個很有趣的論壇是關於科學家與大眾的溝通。在這個公眾論壇Prof. R. Gates提到過去幾年一些全球珊瑚礁議題像是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都有很激烈的正反辯論。有一定比例的大眾也不相信這個議題。所以Prof. Gates前列建議相關研究人員應該要走出實驗室,與大眾接觸和分享自己的研究。另一個是上個月才來到台灣進行水下珊瑚礁虛擬影像的團隊XL Catlin Seaview SurveyGoogle合作進行的珊瑚礁影像建立。目的也是要讓大眾看到珊瑚礁的美好和被破壞的一面,畢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浮潛和潛水的經驗。同時Outrigger旅館事業的Vice-President (副總裁)-Bitsy Kelly也分享了旅遊企業如何可以利用自己和遊客密切接觸的機會來傳播正確的海洋生物和珊瑚礁知識,最後進而保護珊瑚礁。這些都是不同背景的人士想要傳播給社會大眾保護珊瑚礁的概念。

Outrigger網站的Ozone計劃

如同往例,ICRS也邀請了許多在各領域突出的研究人員、非政府組織或是政治人物作為Plenary speaker ,這些演講也是這些人過去經驗的精華分享。第一天開場由帛琉(Palau)當選三次的總統Tommy Esang分享帛琉如何在保護珊瑚礁和漁業永續利用上的努力。如果各位都還記得幾個月前,帛琉因為覺得中國遊客的遊憩壓力太大會影響到珊瑚礁,而大量限縮名額。這就是這位總統果斷的決定。當天中午有夏威夷Bernice Bishop博物館的魚類分類學者Jack (John) Randall 達爾文獎(Darwin medal)的頒獎儀式和演說。令人驚艷這位92歲的海洋研究學者還是這麼投入這個領域。隔天由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的資深學者Dr. Charles Birkeland在探討珊瑚礁現在遇到的狀況,並且用帛琉為例子說明在保護管理上的一些成功方式。有幸筆者的發表關於中國和台灣遊客對於珊瑚礁環境和魚類的傷害也被提及。Dr. Birkeland也強調華人吃珊瑚礁魚類的文化和近幾年經濟起飛的中國遊客在各個珊瑚礁地區造成的壓力,將會是重要的關鍵。

我的研究壁報,其中最後也提及環資和夥伴們對於環境的關心將是未來重要的一個環節

之後幾天有澳洲昆士蘭大學的Dr. Peter Mumby討論加勒比海(Caribbean Ocean)和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s)珊瑚礁在大尺度的監測和模擬預估的狀況。美國華盛頓自然科學博物館的Dr. Nancy Knowlton,同時也是台灣中研院生多中心的外聘委員,並且和中研院陳昭倫研究員長時間合作在亞洲珊瑚礁進行研究。Dr. Knowlton則是討論珊瑚礁研究裡面長期被忽視的一群小型無脊椎生物。而這些無脊椎生物也是珊瑚礁魚類重要的食物來源。其他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Dr. Janice Lough報告了化石證據指出現在珊瑚礁確實遭遇到嚴重的氣候變遷傷害。其中一個議程是幾位社會科學和生物學的珊瑚礁研究人員如:Dr. Joshua Cinner, Dr. Ruth Gates, Dr. Ove Hoegh-Guldberg, Dr. Terry Hughes, Dr. Nancy Knowlton一起作為討論小組成員(Panelist)來和與會者討論現今珊瑚礁遇到的問題和看法。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看到幾位發展中國家的種植珊瑚小組和保育的團體不斷地提出關於這些赤道地區發展中國家是珊瑚礁生態最豐富,但是也是最沒有研究經費和資源去進行保育,並且也是目前遭受到環境開發傷害最大的一群。可惜似乎這些問題也沒有人可以有答案。





討論小組的狀況,許多參與者都熱烈的發表感想與問題


整個會議在進行時,同時間將近有20個會議室在進行。因此要掌握整個演講的動態和找到想要聽的演講會有些挑戰。主辦單位也意識到這個可能的問題,所以開發了一個ICRS2016的專用app。這個app可以瀏覽整個議程,然後選出自己想要聽的演講,之後彙整成個人的一天計劃。同時也具有地點找尋功能,讓大家可以在二十個不同的演講廳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演講。也提供使用者發訊息給其他與會者或是演講者,在兩三千的參與者中找到自己的朋友或是想討論研究和合作的對象。

在整個會議中間跑來跑去,聽了很多名人的演講,也聽到了很多年輕學生很有突破的發展。更不用說看到許多遙測科技還有無人操作的載具在珊瑚礁研究的應用是過去幾年快速發展的項目。除了很多發了Science Nature的名人報告他們的研究外,最令我覺得需要重視的是南中國海的議題(Session 80, Offshore coral reef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ience, problems and solutions)。這個講廳由我們中研院生多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老師和長期關心並研究南中國海議題的Dr. John McManus作為主席。議程中的演講者有來自於台灣中興大學的林幸助老師討論東沙的海草床,邵老師報告南沙太平島如何可能藉由保護區來弭平這個區域的爭論。再來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黃暉研究員和張裕陽助理研究員也分別報告了西沙島的珊瑚礁狀況和海南三亞人為活動造成的海參爆發。其中Dr. John McManus報告南中國海幾個島嶼被破壞和過漁的現狀,Dr. Kent E. Carpenter長期關注南中國海和西太平洋地區漁業活動和漁業權的衝突問題,而這次Dr. Carpenter則是討論南中國海因為一些國家為了爭取海權而進行人工造島的動作,而這些造島動作造成的沉積物,也嚴重影響菲律賓海域的生態。這也導致菲律賓和中國的衝突,並且說明國際仲裁法庭中兩國的狀況。國際法庭則會在接下來幾個禮拜公布仲裁的結果。


中國填海造島的一個例子-Mischief reef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via Digital Globe by NY Times)



整個研討會的知訊和活動真的是非常的豐富。不同的演講者和研究人員也一直提到我們應該更要將研究成果用大眾聽得懂的方式傳遞出去。雖然現在全球珊瑚遭遇到許多不同尺度的傷害,從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到地區的沉積物和人為活動傷害,但是我們還是必須保持正面,持續的努力。最後我想要引用前大堡礁的管理人員Dr. Laurence McCook投影片裡面提到他四歲女兒的說法:me like your work because it makes the sea grow better & not get killed as much. I wish could do that work when I grow up。我翻譯成:我喜歡你的工作,因為它讓這個海洋更好和避免被殺死。我希望我長大後也可以做一樣的工作。Dr. McCook說,為了讓大家的後代都可以繼續享受和做這樣的工作,我們一定要確保我們的珊瑚礁健康。

Dr. Laurence McCook最後一個投影片感動人心

Thursday, January 29, 2015

軟絲產房~復育還是集魚?

很久沒上來更新我的blog,一來是沒東西寫,再來好像一段時間失去寫作的興致。

昨天看到好友稷安又提到了幾年前,新聞很大,也吵的很兇的軟絲產房故事。

當時也在一些論壇從海洋生物的科學角度回應,本來想回給稷安而已,但是想說自己目前科技部的計畫也在想做一些岩礁岸漁業資源的回復研究,剛好整理一下來回應。

再來未來還有機會提到這個時,也可以把這篇轉給他們看。

關於軟絲產房當初被當地政府禁止的原因是因為“海洋拋棄物”的看法。

當然很可能是因為背後有其他業者眼紅,所以去檢舉。

但是從政府的觀點是,今天你不能因為你覺得放什麼東西到海裡是好事,所以你就隨便丟東西到海底。

政府觀點似乎也沒錯。因為如果今天其他人也說,手邊有一些汽車廢棄物可以變成魚礁,你就丟到海裡吧?

雖然這個軟房的部分是郭教練拿可以分解的竹子去做的,所以似乎無害?

但是好像也不代表就可以丟進去?因為也還是有很多天然的樹枝、如果丟到海裡,也是會成為海裡垃圾。 不然我砍樹或是清掃出來的葉子,我也因為是天然的就丟到海裡嗎?

這個是需要討論,而且可能要透過相關單位申請的問題。

稷安有轉貼一個網路文章

http://blog.xuite.net/ljj22/oceanchurch/18074930-%E3%80%8A%E5%8B%95%E7%89%A9%E9%81%94%E4%BA%BA%E3%80%8B%E9%83%AD%E9%81%93%E4%BB%81+%E5%8D%81%E5%B9%B4%E5%BE%A9%E8%82%B2%E7%99%BE%E8%90%AC%E5%B0%BE%E8%BB%9F%E7%B5%B2

裡面有一段話

    四到九月為其產卵季,在自然的情況下,牠會把卵產在珊瑚或海藻上面,但當天然環境慢慢被破壞後,只能因陋就簡地把卵產在垃圾、枯枝或廢魚網上,如此成魚數量相對慢慢減少,整個食物鏈也受到影響。
但是這個邏輯不能解釋為何要產軟房?

幾個問題
1. 現在珊瑚礁環境被干擾,珊瑚確實有減少,但是藻類普遍是增加的。所以藻類提供給軟絲地產軟空間並沒有減少。

2. 如果天然棲地真的減少,作者也說軟絲可以產卵在垃圾、枯枝、廢魚網上。但是怎麼知道這些產出來的軟絲就比較少? 如果軟絲可以在到處的垃圾(竹子可能也是一種垃圾?)產卵,我們根本不需要放更多的竹子垃圾去讓軟絲產卵。只有作者或是郭教練可以證明竹子產房的孵育效果和活存率比垃圾好,才證明需要這樣的”竹子產房“。

所以上面這段話其實問題滿大的。不過網路上的文章,大家看看就好。



再來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問題是究竟這些竹子產房有無“復育”效果?

這樣的問題其實發生在很多的人工魚礁上面。

過去的經驗是這樣的~

政府或是一些組織丟一些鋼鐵礁、石塊等等到海裡面,然後看到有些魚群聚在那邊,就結論這些礁有復育漁業資源的作用。

但是早在1997年Grossman (Grossman et al 1997)就已經在回顧許多文獻時指出,許多認為人工魚礁有增加漁業資源的研究,其實只是發現魚礁有“聚魚”的效果。

也就是整個地區總量沒有增加,只是跑到或是部分移動到魚礁附近。

甚至有些研究認為一些底部生活的生物反而受到影響(Bohnsack 1985)。

雖然我自己有一篇發現,一些古老的人工魚礁確實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珊瑚礁魚類的棲地,因為長出珊瑚。(Wen et al 2013a)。

但是魚類結構和一些自然的礁體還是差異很多。

更不用說大部份的人工魚礁無法提供這些經濟性魚類的其他生活史所需要的棲地 (Doherty 1981; Wen et al 2013b)。

所以現在大部份的人工魚礁早就改成聚漁功能的敘述,而沒有用“復育”這幾個字。 而且台灣已經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這個問題(如中研院之前的老闆陳昭倫研究員;http://e-info.org.tw/node/25504)。

加上目前真的進行”人工魚礁效果“研究的人和真的有數據支持還是缺乏,許多問題還是一直被討論。


一樣的問題回到軟絲產卵房~

究竟是不是在海裡面放了竹子,吸引軟絲來產卵,軟絲的數量就增加了呢?

我的印象裡,郭教練有在訪問中還是什麼影片中有提到,龍洞灣的軟絲數量有增加。

但是似乎也沒有明確數據佐證。

就我知道,這些竹子卵房義工裡面,也有幾位海洋生物的碩博士人員,可惜他們也沒有持續進行科學性地監測。

相關文獻裡面,我快速尋找大概只看到在1971年紐西蘭也發現軟絲(Sepioteuthis bilineata)在人工礁體上產卵。但是也沒有證據支持這樣有幫助資源的增加。

雖然沒有辦法證明,但是相信郭教練對於海洋環境的關注令人動容。

更不用說這些都是郭教練團體自己花時間花金錢去製作的。

但是網路上也可以看到,因為產房吸引了許多潛水員,但是郭教練團體裡面的人卻認為這些是私人活動而不公布地點。只有特定潛水團體會帶潛客而造成了一些網路不小的爭執。




所以總結關於軟絲產房的看法。

1. 無科學證據支持卵房對於資源增加的效果,但是可以確定集魚的結果。

2. 集魚結果確實可以增加國人對於海洋資源的關注,但是沒有相關的教育和配套,變成私人賺錢的工具。

郭教練在海洋領域的貢獻大家都是看得很清楚,並貢獻了許多科普的照片和影片。

可惜這個卵房事件被少數人的行為干擾,而失去了真正的教育意義。

另外好友稷安也提到了吃軟絲的問題。

其實從我自己的海洋資源永續利用來看,軟絲比起很多其他海鮮其實更環境友善。

因為生活史短,產卵的量也大,應該是建議的使用物種。

所以我的看法是花錢去吃藍鰭鮪和翻車魚,不如吃吃軟絲然後看他們產卵。


Friday, July 11, 2014

Got official!!

在澳洲畢業後 花了很多時間 找個postdoc的工作

不幸的是只有中國有收容我

在沒有選擇麼情況下 去了中國廣州的中科院南海所 做了我第一個正式的postdoc

瞭解自己在全世界的程度後 就馬上開始找台灣的教職工作

投了幾個被退回後 終於在東海生科系成為正式的助理教授

雖然生科系不是以海洋生物著名 但是他們傳統的生態研究 讓我覺得很有榮幸跟許多前輩一起工作

昨天去東海生科簽了些文件 雖然不是正式報到 但是也拿到聘書了~

呼~ 另一個挑戰 正要開始~~



Saturday, July 27, 2013

澎湖的咖啡(四)原豆工坊

今天剛好去市區

跑了原豆工坊
後來才發現 大家推薦原豆的syphon 原來是因為 他們也只有賣syphon

點了杯Guatemala Huehuetenango 本來是要點kona來看看 自己之前espresso煮的 和syphon的不同
但是老闆說沒有kona 只好點個 很多人稱讚 但是我沒喝過的 Huehuetenango

咖啡來的時候 老闆放了兩塊 澎湖花生酥


我本來也是想 是不是花生酥的香味 和Huehuetenango可以產生個完美地結合 然後味道在嘴巴中互補之類的美味

但是花了整整兩個花生酥 和半杯的咖啡
我的結論是
應該是我的舌頭駑鈍 不然就是老闆只是 用當地的食物放上來
因為喝不出特殊的融合


後來想要自己試看看 這個豆子 所以跟老闆買了生豆
不過老闆的講法是 他已經沒有在賣了 但是少量可以賣

價格是300塊 500g
自己學得是有點貴
好在剛好跟阿黃 買了些生豆 今天也到了
之後就可以自己烘咖啡了

結論覺得 原豆的咖啡 好像也沒有太令人驚艷
也符合當初學妹的說法 (沒有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