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1, 2010

窮人的家庭劇院

從國中時候就愛看電影
高中大學時期 甚至可以跟高中死黨們 跑去看電影看到 找不到沒看過而且可以看的電影
雖然對電影的研究 還菜很多
不知道 任何一個名導演 有名的演員 也記不住幾個
但是對於電影的喜愛 仍然是休閒開銷裡面重要的一部份

等到BT 比較流行後 大家慢慢的可以在電腦前 享受電影 似乎除了需要大銀幕的電影外
鮮少出去看電影了
更不用說 等到到了澳洲 一開始是覺得價錢太貴 (11-15澳幣 又是爛爛的戲院)
再來是 英文聽力問題
如果演員在mumbling 我就一整個傻眼
雖然身邊的English speaker朋友說 他們有時候也聽不懂
但是 當我只能聽懂六七成時 整個娛樂性就降低很多

當學校開始有用DC++分享時 就體會到不需要龐大的下載頻寬也可以享受很多電影
最後的想要有家庭劇院的想法是在跟前妻分開後
感受到過去全心為一個人付出 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不如對自己好一點 在這個遠離家鄉朋友的地方 讓自己快樂些

家庭劇院的想法裡 覺得跟自己需求跟使用習慣最接近的 應該是HTPC (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
當初學校辦公室有一台P4 3.2G Hz 的老舊電腦 Acer veriton 5700G
查了一些相關的資訊 就決定 買個HDMI輸出的顯示卡來升級
最後挑上Nvidia GeForce GT220便宜的獨立顯卡 具有HDMI輸出

電視螢幕體驗到 1080P的顯示 可能相關配備需要很高級 超過負擔
當然更重要的是預算考量
就買了HD (720p) Samsung (預算跟當地市場考量 也不是很想要買韓貨) 42" Plasma
選擇Plasma 主要是看動作片 跟運動頻道 加上我的客廳遮光不是問題 所以就不去擔心Plasma的ㄧ些缺點
至於耗電 就只能希望新的Plama技術已經改善 (到是沒真的去算過耗電)















初期的音響設備 是用主機內建音效卡 外接小型兩聲道擴大機(當初聽音樂用)Q-5 (1 W)
推的是 澳洲當地Low-End 音響品牌 Accusound Delta 825 (RMS: 20-120W)
是跟一個畢業學生用40澳幣買的
但是因為推的不好 聲音糊糊
就決定買一台二手綜合擴大器
經過尋覓的結果 找到一台YAMAHA RX-V795a
具有5.1聲道 DTS AC3解碼 雖無HDMI輸入 但是有光纖 跟同軸
就我的預算 也是到頂了
















書架型 Accusound DL-825
另外 腳架是我自己用 MDF板 自己切割 加上底部用空心磚 堆起來的
高度依照建議 高音(tweeter)在耳朵高度
















再購買擴大機時 也跟賣家問問有無其他 倉庫設備可以同時賣
結果問到了 Jamo (也是澳洲Low-End牌) 的rear 喇叭 還有Jamo的重低音 SW400















因為下載的720P影片都要4G以上的空間 沒多久就需要新的硬碟
當初就買了Seagate 的Barracuda 1TB 但是沒多久也滿了
現在訂購一台 Hitash TB 7K2000 希望快點到之後 就不用再替空間傷腦筋
SATA外接硬碟 的快拔插 還滿方便使用
















唯一的困擾就是 客廳的空間 長邊的一側有第二間臥房的門
所以所有的東西就要擠在角落 以免擋住進出
這枝實也是我當初沒有花差不多的預算 去買投影機的原因...















全部的東西 除了中央聲道喇叭 是新的(也是便宜貨Low-End) 其他全部都是二手組成
不過目前客廳只有兩個單人的沙發 所以 還是缺一個人 坐在旁邊 一起分享...>_< 倒是體會了DTS 5.1聲道的電影後 才發現便宜家庭劇院 也是可以比的上電影院的 以上就是我人生第一組窮人的家庭院 文此 紀念

Saturday, November 13, 2010

Grand Vitara掀背把手替換

幾個禮拜前 再一次鎖著車門 但是跑去拉門把手的結果
就是車門把手整個裂開
在網路上有看過討論區說 GV滿容易發生這種事情的
只是沒想到也發生在我身上

網路查一查 台灣一個大概三百塊
澳洲 查到最便宜的要25澳幣 連運費 大概是七八百台幣
本來想說請家人或是台灣學生回台灣時 順便帶一下
但是門把壞了後 很難開 就直接買澳洲這邊的好了















收到的門把 25澳幣連運費 結果看一下 是台灣製造的 Hu Shan公司 沒聽過















打開來看 雖然是副場把手 但是品質還不錯 應該比大陸製的好
















網路找一下 沒看到有人說明怎麼換裝 再GV論壇也問了一下
但是沒人回 就想說自己亂拆看看好了
當初做尾門隔音時 有拆過內飾板 不難拆
但是當時沒注意看裡面有啥 這次就試看看吧
反正不難 用力拔內飾板 等扣子拔出來即可















拆開後 裡面就是防水膜 發現當初去Cape York時 裡面積了一堆 黃土
順便清一清
















防水膜小心的撕開
就在把手內側 可以看到螺絲
















總共有三個螺絲跟兩個扣子















撕開後 把手裡面挺髒的
千年的汙垢
直接擦還擦不掉 最後是用這邊的 烏龜牌 tag除去劑
















清理後 外關跟新的一樣

之後就很簡單(其實都很簡單)
反向操作 裝上去就好

結果忘記照 換上去的照片
改天再補上